太原3月25日電 (記者 胡健)隨著山西省與法國塞納馬恩省簽署發展友好省際關系備忘錄,山西與法國的友好城市已達5對。在山西構建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正成為展示山西國際形象的一扇窗口。
記者25日從山西省委宣傳部了解到,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會日前在法國巴黎舉行,山西省與法國塞納馬恩省簽署發展友好省際關系備忘錄(簡稱“《備忘錄》”)。
按照《備忘錄》達成的共識,雙方未來將在經貿、文化、旅游、教育、新能源等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促進發展友好省際關系。此外,山西省友協與法中友協聯合會也于當日簽署友好合作備忘錄,統籌推進民間友好交往。
截至目前,山西與法國共有5對友好城市,除塞納馬恩省外,還有法國勃利耶市、圣但尼市、馬爾芒德市和普羅萬市。其中,同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與法國普羅旺市在文化遺跡保護及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有著成功的合作模式。
平遙古城與法國普羅萬的友誼始于2002年,三年后雙方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2016年,平遙縣和普羅萬市舉行攝影互換展,通過照片互通的方式交換兩座古老城市的文化思想。不僅如此,雙方還分別在各自的城市設立旅游促銷展示區,以展示兩地的旅游風光和文創產品。
通過十多年的交流合作,平遙古城在法國乃至歐洲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平遙的入境游客以法國為最,近兩年來平遙接待的法國游客均超過三萬人,占到入境游客比例的30%。此外,通過學習借鑒法國在遺產保護方面的成功經驗,平遙在世界遺產保護的理念和方式上得到提升。
除了友好城市之間的交流往來,近年來山西的國際交流活動也世界各地不斷上演,在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國民眾前來感受山西文化。
僅2019年第一季度,山西就參加過9場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足跡遍及俄羅斯、巴西、埃及、斯里蘭卡等國家,為當地民眾帶去山西面食、代縣雁繡、年畫等多樣的民間文化藝術。
連續兩年舉行的“來華留學生過中國年”活動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越南等50多個國家的百余名來華留學生參加,他們在山西運城包餃子、寫春聯,體驗背冰亮膘、敲鑼鼓等中國傳統年俗活動。
來自古埃及的木乃伊、獅身人面像,意大利的百余件珍貴陶瓷也都在2017年首次來到山西,讓內陸山西的民眾感受到“絲綢之路”2000多年歷史發展進程中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一個月前,以“新時代的中國:山西新轉型共享新未來”為主題的山西全球推介活動在京舉辦,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在推介會上表示,近年來,山西發揮承東啟西、連南拓北的區位優勢,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加快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據了解,截至目前,山西先后締結國際友好城市50對、友好合作伙伴86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