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訊 由元旦、春節衍生而出的賀歲檔、春節檔一直是各路影片輪番登場、收獲票房的“兵家必爭之地”。此次2016-2017年的賀歲檔-春節檔先后涌現出了《長城》《羅曼蒂克消亡史》《鐵道飛虎》《擺渡人》《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乘風破浪》《大鬧天竺》《健忘村》《熊出沒·奇幻空間》等十余部話題影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尹鴻教授早前做客CCTV-6《今日影評》時談道:“春節檔是一個多樣化的檔期,觀眾對春節檔電影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到全年的電影票房。”就在前不久剛剛落下帷幕的雞年春節檔,長假七天票房達到33.55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8.66%;而大年初一單日票房鯨吞8億元,更是高于以往。電影工作者應當如何看待2017年影市開局,洞見2017年度電影發展的整體趨勢,成為重要話題。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張丕民、影評人賽人、圖賓根木匠、李星文、胡建禮、王旭東等來自業內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了此次研討。
饒曙光針對2016—2017年賀歲檔-春節檔重點影片,各位業內專家、影評人著眼電影創作質量與電影評論建設,圍繞2016-2017年度賀歲檔影片類型研究、2016-2017年度賀歲檔的產業分析、賀歲檔電影與優質性內容生產研究、中國電影文化在賀歲檔中的沉淀與新生、賀歲檔與提升中國電影內生性動力研究、90后眼中的賀歲大片、主流媒體影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等諸多前沿問題展開研討。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頭腦風暴與智慧碰撞,專家們夾敘夾議、激烈論辯,一致認為創作質量的提升是吸引觀眾的真正動力。相較于電影的宣傳營銷、促銷政策,電影創作質量與后期口碑發酵將在2017年的影市競爭中成為核心競爭力,領跑影市風向。
正如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此前在《今日影評》節目中所表示的,屢創新紀錄是值得所有電影人高興的事情,但我們需要認真分析,保持一個清醒、理性的心態。電影人要用影片的品質來培養人們穩定的觀影習慣,拓展觀影群體,這樣才能實現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走上一條高速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