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影響力,第三次創業,憑借的就是他過人的智慧和自成一派的劉氏幽默,愛想自己該如何變陣,該嚴的時候很嚴,劉國梁是這么管理的馬琳,還體現在劉國梁和媒體的關系上,劉國梁自己說,不知
劉國梁
身居高位的國字號隊伍的總教頭中,很多人都隱居幕后不愿露面,唯有劉國梁。論成績,國乒呼風喚雨,難求一;論影響力,國乒在里約后又掀起了一股沒有料到的熱潮。論幕后推動力,劉國梁是頭功。
“第三次創業”在堅持到第三年時,似乎柳暗花明,這也足以見得劉國梁雙商極高,和不愿意在公眾面前頻頻露臉,不愿意和社交平臺的網友打成一片的其他幾位國字號教練相比,劉國梁開了一條從來沒人嘗試過的先河,憑借的就是他過人的智慧和自成一派的劉氏幽默。
劉國梁聰明在何處?又如何將聰明貫穿于整個國乒隊伍中,讓一切游刃有余?
還是球員時,劉國梁打球最大的特點不是勤奮而是善于動腦。他愛琢磨別人的球路,愛想自己該如何變陣。勉強擠進亞特蘭大奧運會的他用雙金回報,就此也奠定了自己在國乒的位置。
2002年受規則和技術限制的他深思熟慮后,果斷退役,從而成為了國乒史上最年輕的少帥。從此開始了一條孤獨的創業之路:“我的成功別人不可能復制,我也不會復制我師父蔡振華的路!
蔡振華的一席話,可以證明劉國梁有著超乎于別人的聰明之處,他曾說道,“在做一些重大決定時,一定要狠得下心,不然是很難做得好的。對一些隊員,該嚴的時候很嚴,比我還敢出手!
劉國梁是這么管理的馬琳,也是這么培養出兩位大滿貫得主張繼科和馬龍的。
劉國梁的高情商有很多可以證明的實例:世錦賽上跨國配對雙打的想法源自于他,將隊內選拔賽以公開透明的直通賽方式呈現在電視上源自于他,直板橫板大戰向網友征集對陣圖的創意源自于他。
情商高,還體現在劉國梁和媒體的關系上。他是媒體最愿意采訪的人之一,慢條斯理、對答如流、語出驚人。劉國梁自己說,20年前接受采訪時也是磕磕巴巴,只會說“我很激動,很激動……”可見,蛻變不是一夜間,但唯有動腦才會有出路。
轉眼,劉國梁已進入不惑之年,在帶著隊伍來到又一個新高度后,不知這個“不懂球的月半哥”是否還會繼續帶著隊伍繼續創業?還是轉身去尋找另一個充滿挑戰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