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新聞網,每日更新最新周口新聞! 收藏本站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綜合新聞 >

銀行分拆浪潮來襲 信用卡業務首當其沖

標簽:發 信用卡 銀行 業務 分拆  日期:2016-09-29 03:23
中國光大信用卡有限責任公司,信用卡公司,投資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廣州銀行還將創造條件設立信用卡專營公司,而分拆的新興業務多半是表外業務,股份制銀行由于體量和發展階段足
  來源:新快報

  把豬肉拆分來賣又添一例。光大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擬獨資設立信用卡業務獨立法人機構。實際上,從2015年以來,銀行業業務拆分已駛向快車道,銀行謀求更大的業務收入成為其最直接的追求。中信建投研報稱,預計分拆獨立成立子公司在下半年將成為熱點。不過,雖然股份行和城商行更為積極,但研報指出大行反而率先落地。目前來看,信用卡業務因為相對獨立,也普遍被認為是最容易拆分的。

  ■新快報記者 黎華聯

  1

  監管表態,銀行掀起拆分潮

  9月2日,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為推動信用卡業務規范化、規;、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擬獨資設立信用卡業務獨立法人機構,公司名稱暫定為“中國光大信用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信用卡公司”),投資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不過,此議案尚待光大銀行股東大會和監管機構的批準。

  在此之前,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等都已提出設立信用卡、直銷銀行等子公司,但暫未落地獲批。據媒體報道,近日廣州銀行董事長黃子勵表示,該行信用卡中心將成為單獨核算的專業經營機構,下一步,廣州銀行還將創造條件設立信用卡專營公司。

  自從去年初銀監會表態支持銀行業探索部分業務板塊改革后,銀行業掀起了一股“拆分潮”。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等已先后計劃或完成拆分信用卡、理財等業務,成立相關子公司;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航空租賃于今年6月1日已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7月,有消息稱,交通銀行也正考慮將交銀國際分拆上市。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楊榮在研報中稱,從2015年以來,各類子公司分拆屢見不鮮,涉及資產管理業務(4例),養老金業務(1例),信用卡業務(1例),金融服務IT業務(1例),金融租賃(1例)和直銷銀行業務(4例)。

  在今年1月召開的2016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銀監會提出要指導條件成熟的銀行對信用卡、理財、私人銀行、直銷銀行、小微企業信貸等業務板塊進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試點。

  2

  擺脫束縛,機制和人才市場化

  當利率市場化改革即將完成時,銀行業靠吃利差的盈利模式難以持續。以國際銀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中間業務必將成為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

  有關分拆上市,招行行長田惠宇也曾有過一個生動的形容,“以前豬肉是混在一起賣的,后來分拆成大排、小排、五花肉等,按部位定價來賣。分拆的賣價加起來,會比混著賣一頭豬的肉要貴!

  業務分拆的好處,中金公司此前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稱,理財、信用卡、私人銀行等業務較為市場化,作為銀行一個部門運作,在機制、薪酬等方面都不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銀行將會做企業資產的分拆乃至最終上市。中金表示:“舉個例子,主流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的AUM(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萬億量級,但員工人數僅幾十人,平均薪酬小幾十萬,亟需擺脫現有體制的束縛,引入市場化的人才和機制!

  “傳統業務以風險控制為主,管理風格相對保守,而分拆的新興業務多半是表外業務,因其市場競爭比較激烈,風險并不是主要的關注點,激勵機制更為重要,或更接近于投行的管理風格。傳統與新興業務放到一起管理,相互之間會有所影響,不夠專業化,長遠來看不利于培養競爭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分拆有利于銀行的專業化發展,分拆機構可以形成新的金融牌照,拓展傳統銀行業向新型業務發展!

  銀行分拆資產對業務而言,能引入市場化機制,加速發展,對銀行而言,是高管、骨干激勵的可能載體。相比母公司層面的“存量”改革,在分拆子公司層面的“增量”改革阻力更小,更易實現。而對監管而言,有助于打破剛性兌付。

  3

  股份行更積極,但大行率先落地

  不過,也不是所有銀行業務都能順利分拆。普遍認為,在所有資產中,普遍最先被分拆的是理財和信用卡,投行和托管乃至互聯網金融領域也有可能被分拆。早在去年,就有觀點表示,信用卡、理財法人化運營的趨勢是確立的,但不會那么快,一切仍有待監管政策明確后才能實施。

  當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未來監管機構可能會挑選一兩家在理財、信用卡業務做得比較好的銀行進行試點,由國務院特批,當然這個流程比較麻煩;同時,另一個方法是修改商業銀行法,但也是一個較復雜的過程。

  從銀行方面來看,股份制銀行將是現階段進行分拆改革的主力軍。曾剛曾表示,股份制銀行由于體量和發展階段足以支撐分拆發展,同時機制比較靈活,嘗試創新的意愿強烈,嘗試的代價也相對可控,在這方面的進展會是最快的。而大型銀行由于體量大會比較謹慎,但一旦確認了這種方向的可行性,下一步肯定會跟進。

  不過,楊榮在研報中則表示, “大行率先落地,股份行和城商行參與更廣”——大行中僅建行和中行參與分拆,分別是養老金子公司和金融租賃子公司,并已先后進入落地實施階段。股份行和城商行參與較廣,但目前仍在審批階段。

  4

  信用卡成首選 發展或更精細化

  從業務種類來看,最容易被分拆出來的,往往是那些本來就相對獨立或是事業部制運營的、盈利情況也比較好的業務部門。比如,在理財資管業務方面,光大銀行和浦發銀行都擬分拆業務成立相應子公司;信用卡業務方面,中信銀行已開始開展公司化改制探索,擬由中信銀行和中信銀行子公司出資共同設立中信信用卡公司。

  信用卡業務是銀行各業務條線中最早以專營機構或直屬機構運作的,從2002年開始,各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紛紛成立,其中工行、建行是總行內部相對獨立核算的專業化經營機構。此后,信用卡業務歷經十余年的高速增長,尤其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的壓力下,信用卡業務顯出了它的“亮點”:既能帶來利息收入,又能帶來手續費等非息收入,不少銀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信用卡被視為重要的中收增長點。

  目前信用卡業務發展過程中,普遍被詬病的是發展粗放,如發卡規模在增大,但發卡質量不高,信用卡的使用率低,大批卡片處于休眠狀態。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對媒體表示,現在很多銀行信用卡業務和其他業務混在一起,信用卡部門盈虧都受到其他業務部門的支撐,這使得信用卡服務的完善動力不足,創新能力很低,獨立后能夠促進信用卡完善。

  如果公司化發展之后,更加獨立的法人資格可以建立真正的約束激勵機制等,提升發展的動力,同時,可以更加自由地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務,如加強營銷、注重個性化、差異化服務等,并增強盈利能力,總的來說,信用卡的發展方式將更加精細化。

最近更新
熱門排行

http://cs1j.com/傳世私服 http://www.btfcs.com/傳世sf http://www.qpcsw.net/傳奇世界私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