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富春的很多線索要么是群眾向他反映的問題,中藥教育,老年人一旦有病還得往醫院送,他深入醫院,社區,可是國內中醫藥學校大多是學院,對外交流時經常被認為不是獨立大學,司富春連續
3月2日上午,走進全國政協委員、
河南中醫藥大學科技成果推廣中心主任司富春的房間時,他正忙著修改完善提案。“提案承載著群眾的期望和重托,一點也馬虎不得。”司富春認真地說。
司富春的很多線索要么是群眾向他反映的問題,要么是在調查中發現百姓遇到的難題。今年,他準備的16個提案,涉及醫改、中藥
教育、大氣污染治理等方面,件件關乎
民生。
當選全國政協委員15年來,司富春一直努力“為民建言”。2015年,他發現眾多養老機構以“養”為主,老年人一旦有病還得往醫院送,不僅給患者帶來不便,而且很容易耽誤病情。于是,他深入醫院、社區、養老機構、企業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上交了關于加快推進醫養融合發展的提案,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措施。
中醫藥事業需要發揚光大,走向世界?墒
國內中醫藥學校大多是學院,對外交流時經常被認為不是獨立大學,而遇到一些合作阻礙。經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2010年至2014年,司富春連續四年提交關于建議國家優先考慮中醫院校更名大學、促進中醫藥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提案,引起高度重視。2010年以來,福建、湖北、河南等地的中醫學院先后更名為中醫藥大學。
加快推進中醫藥法治體系建設、將中醫藥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15年來,司富春一直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建言獻策,每年提交的提案數量多、質量高,得到了國家衛計委的肯定和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