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世界首位,向外界宣示了中國高鐵技術的,世界首次,列車新設地震預警與減災系統,新設前后車追蹤系統,位置信息實時無線傳輸給地面預警服務器,閱讀燈,每個旅客都能使用閱讀燈,標志著
7月15日11時20分,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金鳳凰”(左)和“海豚藍”在鄭(州)徐(州)線上,分別以420公里的速度交會而行新華社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目前,我國鐵路投入運營的動車組有2395余組,居世界首位,安全運行里程超過37.4億公里。一場時速420公里的交會
測試,向外界宣示了中國高鐵技術的“硬度”。【世界首次】時速420公里的交會7月15日上午8點,一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列車從
鄭州東站出發,開始“試跑”。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研制、鐵路高速化17年以來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上午11點20分,在
民權縣境內,即將開通的鄭徐高鐵上,兩列自主研制的中國標準動車組“金鳳凰”(編號CRH-0503)和“藍海豚”(編號CRH-0207)相會了。兩列動車組分別以420公里的時速交會而行,一秒時間,乘客就已“飛”過117米。而交會時的相對速度瞬間達到840公里/小時,和民航客機的巡航速度相當。這么高的交會速度,列車車身只是略微一晃。要知道,即使是普速列車,兩車交會時的動靜也要比略微一晃要大。據了解,在7月1日至15日,這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高鐵上進行了
綜合試驗,此次成功實現時速420公里兩車交會及重聯運行,不僅是世界最高速的列車交會試驗,也是兩列不同型號動車組首次重聯起來進行試驗。【揭秘“中國標準動車組”】新設地震預警與減災系統中國標準動車組,實現了不同廠家生產的相同速度等級動車組能夠重聯運行、不同速度等級的動車組能夠相互救援。列車為8編組,4動4拖,車體寬度為3360mm,高度為4050mm,長度為208m,最高運行速度350公里/小時。列車新設地震預警與減災系統,當接收到地震報警時,列車自動施加緊急制動。新設前后車追蹤系統,能顯示前后車間隔距離,當距離接近時,按提示、預警、報警三級實施語音提示,同時將本車車次、速度、位置信息實時無線傳輸給地面預警服務器,以供后車預警。舒適性和功能性都有提高用中車青島四方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陶桂東的話說,中國標準動車組跟目前的動車組相比,舒適性和功能性都有相當的提高和完善,“給乘客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座位號牌改成LED顯示,字體更大更清晰,乘客更易辨識、找到座位。同時,顯示屏上還會顯示座位是否已售,買到站票的乘客,可以依據提示適時找到空位休息。據了解,中國標準動車組列車定員556人,其中商務座10席,一等座28席,二等座518席。閱讀燈、插座、WiFi全覆蓋1.座椅:二等座椅間距統一調整為1020mm,一等座椅為1160mm,比現有的和諧號動車組略大。座椅色彩搭配更有特色、時尚活潑,每個座椅都配有插座。2.照明:車內照明就有幾百種模式,亮度從高到低,光線從暖到冷,每個旅客都能使用閱讀燈,亮度和色溫都可以手動或自動調節。3.WiFi:整列車WiFi網絡全覆蓋,旅客可隨時上網,旅途不再寂寞。4.安全:在輪軌上加載的防脫線裝置,使動車在極端情況下,車輪也不會脫離軌道線。5.車頭:從45個方案中最終選定了蛇頭造型。車頭造型體現了中國傳統
文化,從京劇、龍圖騰等元素中把握設計靈感,給人流動、快速之感。車頭設計吸納了鳳凰元素,車形流線型設計使阻力減少5%,意味著在時速高于350公里時也有一定的安全冗余。助力中國高鐵“走出去”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這一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高速鐵路核心技術,高鐵動車組技術實現全面自主化,中國高鐵總體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對打造中國標準動車組品牌,助力中國高鐵“走出去”有重要意義。【一個猜測】是為高鐵提速做準備嗎?今后,投入運營的高鐵會提速嗎?今年6月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何華武稱,高鐵運行最高時速恢復350公里在技術和安全性上沒問題。在回答以420公里的時速會車是否安全時,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標準動車組綜合試驗組鐵科院研究員刁曉明回答說:“為了保證安全,測試設備和傳感器對測試數據經過分析,對下一步提速都有一個安全保障!也有人建議,在一些較為穩定的線路,可以嘗試提高運行速度。【
新聞1+1】為何要研制“中國標準”中國鐵路高速化,始于1999年興建的秦沈客運專線。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開通的京津城際鐵路,是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而跑在高速鐵路上的動車組,則來自不同國家。多種不同技術標準和設計理念的動車組共同運行,導致后期各種運行維護成本增加,管理和調度也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制造統一標準的車輛是技術演進的必然。從2012年開始,中國鐵路總公司開始研發具有統一標準的動車組,稱為“中國標準動車組”。2015年6月完成兩列動車組組裝、調試并下線。這兩列車,就是此次進行試驗的“金鳳凰”和“藍海豚”。(河南商報)